最近刷到条日本新闻,说他们那儿的水产价格蹭蹭涨,但有个日料店老板却一点儿不慌,还跟记者拍胸脯:“没事儿,再贵中国人肯定能接受。”
这话听着挺有意思。我认识个做日料供应链的朋友,他说这两年日本海产进价确实邪乎,光金枪鱼就比三年前贵了快三成。但国内那些高端日料店,菜单换价签跟玩似的,照样有人排队。
那天去常去的居酒屋,老板是个大阪人,聊起这事儿他嘿嘿笑:“你们中国人讲究‘一分钱一分货’,觉得贵的就一定好。前阵子进了批北海道扇贝,贵是贵,但客人吃了都说值,回头客更多了。”
不过我也发现,现在年轻人聚餐,选平价日料的越来越多。那种人均两三百的店,生意比动辄上千的还火。或许在日本人眼里,咱们对价格的接受度很宽泛,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贵得有道理才会买账。
不过我也发现,现在年轻人聚餐,选平价日料的越来越多。那种人均两三百的店,生意比动辄上千的还火。或许在日本人眼里,咱们对价格的接受度很宽泛,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贵得有道理才会买账。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市场说了算。老板有信心是好事,但有点过于自信了,还得看咱们消费者认不认这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