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装卸臂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介质特性、作业环境、安全要求等多维度因素,以确保设备适配性和操作安全性。#船用#装卸臂怎么选择#
介质与现场条件适配原则
介质性质决定基础选型
对于低挥发、无危害介质(如普通液体),可选用单管臂或敞开式结构;涉及易挥发、易燃易爆介质(如液化石油气)时,需采用双管臂密闭形式,防止泄漏引发安全风险。
特殊介质需专用设备:剧毒、强腐蚀性介质应选择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PTFE衬里)装卸臂;低温介质(如-162℃液化天然气)需配备超低温耐受部件,如高精度旋转接头和动态密封技术,确保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现场环境与作业规模
码头规格:根据港口码头长度、承载能力(如越南盖梅港可容纳16万DWT船只)选择匹配作业半径和承重的装卸臂。
操作模式:手动或气动操作适用于中小规模场景,大型深水港或自动化码头宜选用液压驱动及远程控制系统,提升对接精度和效率。
结构形式与功能配置选择
按装卸场景分类
陆用与船用差异:船用装卸臂需重点考虑船舶晃动补偿,配备紧急脱离装置(ERC)应对突发情况,而陆用设备(如汽车装卸臂)更侧重固定作业稳定性。
顶部与底部装卸:顶部装卸适用于敞口容器,底部装卸则通过密闭管道传输,减少挥发,优先用于高危介质。
核心部件性能要求
旋转接头与密封件:低温环境需采用动态密封技术,确保-162℃下无泄漏;高精度加工的密封面可提升对接容错率,降低碰撞风险。
紧急脱离装置(ERC):液化天然气等高危作业必须配备国产化ERC,其低温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安全等级,需通过气密测试和动态脱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