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解散足协”的话题又火了。 一条“中国足球唯一希望就是解散足协”的微博,48小时内阅读量破2.5亿,120万人讨论。 支持的人说:“30年了,足协搞不好足球,不如散了省心。 ”反对的人骂:“不懂别瞎说! ”到底怎么回事?先看组数据:2023年中超联赛,场均观众1.8万人,比2016年巅峰期的4.6万跌了一半多;赞助商从2018年的17家,只剩9家;连转播权,2024年中超网络版权费,比3年前降了60%。
足协成立30多年,从1994年职业化改革开始,中国足球的成绩一路下滑。 男足世界排名长期在70-90位徘徊,女足也从世界一流跌到亚洲二流。 问题出在哪? 2022年中国足协审计报告显示,2018-2021年,下属企业违规支出超2.3亿元,涉及假球、黑哨的处罚记录,近10年有32起公开通报。 更讽刺的是,2023年中超俱乐部平均负债超4亿,重庆两江竞技甚至因为欠薪直接解散。
有人举苏超的例子:2023-2024赛季,苏超场均观众2.6万人,单场门票收入300万英镑,转播权卖了1.2亿英镑,比2019年涨了30%。 苏超成功在哪? 他们没有“足协”管着,联赛由俱乐部自己运营,政府只给场地补贴,不插手具体事务。 苏格兰球迷说:“我们的联赛,我们自己说了算。 ”反观中国,足协既当裁判又下场踢球,俱乐部建基地要审批,引外援要指标,连主场选哪个体育场都要报备。
网友不是没看到问题。 贵州村超2023年火了,没有足协管,村民自己组织比赛,单场抖音播放量3.2亿,带动当地旅游收入超2000万。 更绝的是常州球迷,去年中超江苏队解散后,他们自发组织“民间联赛”,每周六下午在公园踢球,现在已有200多支队伍,连市长都去看了。 有网友说:“足协管不好的事,老百姓自己能玩得风生水起。 ”
再看青训。日本J联赛规定,所有职业俱乐部必须有至少3支梯队,注册小球员超80万。 中国呢? 2022年中国足协统计,注册球员仅7万,其中12岁以下不到1万。德国足球“50+1”政策,要求俱乐部51%股权归会员,球迷是主人,所以德甲球队很少欠薪,球迷上座率常年保持4万人以上。 中国球迷呢? 2023年中超场均上座率1.8万,很多球场空着一半座位,球迷说:“看了20年,输得都麻木了。”
2023年,中超联赛总收入约12亿,其中转播权占40%,赞助占35%,剩下的门票和周边不到25%。 而苏超总收入1.8亿英镑(约16亿人民币),转播权占60%,赞助占25%,门票和周边15%。 苏超的钱主要来自市场,足协的钱呢? 2022年中国足协行政开支超1.2亿,其中包括“领导差旅费”“会议费”等,这些钱从哪来? 来自俱乐部的“联赛管理费”——每支中超球队每年要交3000万,中小俱乐部根本扛不住。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解散足协”,而是“足协该不该管这么多”。 当球迷自己能组织好看的比赛,当俱乐部能自己赚到钱,当小球员踢球不用看领导脸色,中国足球自然会有希望。 至于足协是散是留,可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让踢球的人开心,让看球的人痛快,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