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圭1972年出生在平壤一个官员家庭,父亲在统战部工作过。从小他就没在朝鲜本土待太久,早年跟着父母在古巴和阿尔及利亚生活过,那时候估计就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了。回国后,他进了平壤外国语学院学法语,又去外国语大学专攻西班牙语,这些技能后来成了他外交生涯的敲门砖。
1999年,他正式加入外务省,从底层起步,一步步爬上来。2013年,他第一次被派到古巴,处理清川江号货船被扣事件,那船在巴拿马运河载着武器被拦住,他协调得还算顺利,事后拿到了金正恩的表彰状,这在朝鲜外交系统里算得上高光时刻了。
表彰之后,他仕途顺风顺水,2016年升到外务省副局长,管非洲、阿拉伯和中南美地区的事,还兼党支部书记。2019年4月,他又回古巴当大使馆参赞,一直干到叛逃前。
李日圭的工作不算轻松,尤其在外派期间。大使馆运营资金短缺得厉害,招待外宾的预算才1.5欧元每次,这点钱办个像样的活动都够呛。所以,他们这些外交官得想辙自筹资金,比如带古巴雪茄到别国卖掉,一批能赚1.5万到2万美元;或者把使馆车牌租给当地人用;甚至把部分使馆空间改成临时旅馆收租金。
这些事儿听起来像打擦边球,但对他们来说是维持运转的无奈之举。朝鲜外交官在外头被称作“打领带的乞丐”,地位高但兜里空,这话李日圭自己也说过。驻外工资用美元发,参赞级别500美元,大使600到1000美元,秘书350到500美元。
比起平壤的0.3美元好点,但伦敦或哈瓦那的生活成本高,这点钱根本不够花。联合国制裁让外汇赚取更难,平壤还压着让他们上缴资金,日子越发紧巴巴。
叛逃的导火索有好几条。李日圭觉得自己出身成分是“事务”,比“劳动者”和“军人”低一截,从最低级别起步,虽然努力干活,但回报总不成比例。外务省里权势家庭子女多,他们起点高,升得快,他觉得不公平。2019年8月,他想在古巴开朝鲜餐厅,缺钱回平壤申请资金,结果上级要天价贿赂,他没给,就被拖延,还怀恨在心想召回他。
后来,上级对他工作评价刻薄,这事儿让他窝火。另一件事是健康问题,去年他颈椎神经损伤,古巴医疗条件差,受制裁缺器械,他就申请去墨西哥治病,24小时内被拒,这让他彻底死心,觉得体制没把人当回事儿。
加上父母和岳父母都过世了,国内没亲人牵挂,他没了后顾之忧。子女教育也是关键,他说外交官孩子在外头生活自由,回国后身高比本土同龄高5到10厘米,皮肤也不同,因为吃得好、压力小。他不想让孩子回朝鲜受罪,那里管得严,言论着装都得小心。
李日圭叛逃后,朝鲜那边反应不小。2024年2月,古巴和韩国建交,这事他之前负责阻拦,但失败了。朝鲜召回了驻古巴大使马哲洙,好几个人被审查。李日圭在韩国接受采访,爆出不少料,比如金正恩女儿真名叫金主叡或金恩珠,不是外界传的金主爱。
他还说,金正恩对古巴建交觉得被背叛,受了打击。外交官叛逃不是新鲜事,2016年驻英国公使太永浩跑了,2019年驻意大利代理大使曹成吉和驻科威特柳贤宇也脱北。这些人多带家人,动机类似:经济苦、子女前途、体制不满。太永浩现在在韩国当议员,成了政坛人物,李日圭估计也会有类似路径,利用情报价值过上稳定日子。
经济困难是这些外交官叛逃的普遍推手。朝鲜关闭了好几个驻外机构,从2022年的53个减到今年2月的44个,像尼泊尔、西班牙、安哥拉这些都关了,原因就是制裁导致资金链断裂。外交官在外头得自负一半运营费,平壤补贴少,还得想办法创汇。
早年叛逃的像1991年驻刚果高永焕,就影响了后来人。太永浩的案例更典型,他从英国跑路后,在韩国活跃,证明脱北能换来新生活。
李日圭说,朝鲜年轻人是“韩流一代”,看韩国剧、听韩国音乐,潜移默化想过更好日子。这一代和老一辈“革命一代”或“集市一代”不同,他们可能成变革力量。但体制用恐怖政治和连坐制压着,大家只能顺从,不过独裁总有垮台那天,得加速那过程。
李日圭还谈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他说,金正恩政权盼着特朗普再当选美国总统,那对朝鲜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特朗普第二任期,金正恩会用来换取制裁解除,争取和平协定、建交和经济援助。2018-2019年的“特金会”是统战部主导,现在外务省可能在备战。
朝鲜不觉得靠美国就能轻松获利,得当场艰苦战斗。对中朝关系,他说边境开放慢,关系疏远了,但朝鲜优先从俄罗斯拿好处,其次小心日本求经济利益,知道中国不会扔下不管。对韩朝对话,他悲观,至少十年内难转圜,金正恩把韩朝定为敌对两国,是战略决定,早几个月就有迹象,比如拒韩国人进朝鲜餐厅,收集国际反应。
普通脱北者和外交官不一样,后者有情报价值,在韩国容易安顿。普通人到韩国先去统一院学三个月,适应ATM机、交通、工作啥的,然后住公租房,政府给点拉面米油,但得自力更生。
很多人不适应,焦虑自杀念头高,工作难找,女的端盘子做厨房助理,男的打包订单或建筑工。孩子上学也难,本地学校被歧视,专校又接触少社会。相比,李日圭这类高层日子好过,他现在在韩国分享经历,影响脱北政策。朝鲜加强外交管控,类似事件少了,但压力越大,裂缝越可能出现。
这事接地气地说,外交官表面风光,实际苦哈哈。工资0.3美元不是笑话,是体制问题的缩影。朝鲜精英都跑,说明内部问题深。叛逃不光个人选择,还反映大国博弈。制裁、外交拉锯,让底层外交官成夹心饼。
未来咋样?李日圭说,独裁不会永存,得推动变革。韩国接收这些脱北者,也在玩统战牌。总之,这不只是李日圭一人的故事,是整个朝鲜外交系统的镜像,值得多想想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