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惠州暴雨“水漫金山”?这场内涝,藏着比“雨大”更扎心的真相……

发布日期:2025-08-10 10:36:45|点击次数:143

“惠州不是沿海城市吗?怎么暴雨内涝比内陆还狠?”上周刷到惠州仲恺区积水淹过车顶的视频,我彻底懵了——记忆里惠州该是“海风轻拂、雨水温柔”的模样,可这次暴雨却让街道变“河道”,商场成“孤岛”。原来沿海城市的“抗雨力”,远比我们想象中脆弱。

1. 雨太急:“龙舟水”撞上“台风尾”,雨量超标

今年惠州暴雨赶上“龙舟水”和台风“马力斯”残余环流双重夹击,3小时降雨量超200毫米,相当于把西湖的水(约1.4亿立方米)倾倒进惠州城区。气象专家说,这种“短时强降雨”就像“高压水枪直冲”,排水系统根本来不及“喝”。

2. 地形坑:“三面环山”的天然劣势

惠州西、北、南三面环山,暴雨时雨水裹挟着山体泥沙冲向城区,而东部沿海地势低平,排水口容易被潮水顶托(类似“倒灌”)。仲恺区、惠城区等低洼地带,就像被扣在“碗底”,积水只能越积越深——最深时超2米,连消防车都差点被淹。

3. 排水老:“二十年前的管子”扛不住“现在的雨”

惠州部分老城区排水管网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标准,设计时只考虑“十年一遇”的暴雨(约100毫米/小时),可这次降雨量直接翻倍。更扎心的是,一些工地乱排泥浆、餐饮店乱倒油污,把排水口堵得严严实实——暴雨是“考卷”,排水系统是“考生”,可有些“考生”连笔都没带。

站在被积水泡得发胀的街道上,我突然明白:惠州的内涝,不是“天灾”一个锅就能背的。气候变暖让暴雨更猛,地形限制让排水更难,而老旧的管网和人为的破坏,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下次再看到“惠州看海”的视频,或许该想想:我们能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