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众议院3票险胜通过“大而美”法案,参议院51:50的投票结果创下历史性分裂纪录。 这个被《纽约时报》称为“最昂贵立法”的法案,将在未来十年让美国国债突破45万亿美元,同时让年收入21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家庭平均少缴税4.2万美元。 特斯拉股价在法案通过的第二天暴跌5%,而阿拉斯加油气公司股价应声上涨7.8%——冰冷的数字背后,一场关乎国运的撕裂正在上演。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红色警报灯在7月3日深夜亮起。根据最新测算,这份厚达940页的法案将永久性延长2017年企业减税政策,仅此一项就让联邦财政收入在未来十年减少4.5万亿美元。 更惊人的是,法案同时削减了1.5万亿美元社会福利支出,医疗补助计划覆盖人数将从7100万骤降至5920万。 在密歇根州底特律,有残疾工人发现自己的医疗补助金将在2026年直接砍半,而他们所在的工会办公室收到通知: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将在2027年全部终止。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文件显示,法案中藏着一条“暗线”:所有新能源补贴政策将在2027年9月30日午夜准时失效。 特斯拉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财务总监在投影幕布上划出刺眼的数据——如果失去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Model 3的售价必须提高12%才能维持利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页岩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当天宣布追加200亿美元投资计划,他们新获得的低税率开采权,能让每桶原油成本再降3美元。
在国会山台阶上,62岁的清洁工玛丽·约翰逊举着“别拿我的面包换石油”的标语牌。 她算过一笔账:法案实施后,她每月领取的食品券将减少68美元,而住在对面富人区的议员约翰·麦康奈尔,每年能省下4.8万美元的房产税。 这种割裂在数据上更加触目惊心——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模型,法案实施后美国最贫困的20%家庭税后收入将下降2.3%,而顶层1%的家庭收入将增加2.1%。 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无家可归者收容所的床位数量被削减了17%,而五角大楼的导弹防御系统预算却增加了250亿美元。
德克萨斯州能源游说集团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 他们刚拿到法案中价值8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清单,其中包括对页岩油开采设备抵扣额度的提升。 与此形成讽刺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数据在7月4日创下新高,单日下线车辆突破6000台。 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布了一张对比图:左边是阿拉斯加油井喷发的黑色原油,右边是上海工厂流水线上银色的Model Y。 “能源战争早已打响,只不过有人还在掩耳盗铃。 ”这条推文在24小时内获得230万次转发,其中42%来自美国本土用户。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交易员们紧盯着国债期货走势。 法案通过的瞬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瞬间跳升6个基点至4.87%,创下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 对冲基金巨头桥水公司的预警系统发出刺耳鸣叫——模型显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前赤字水平,到2035年债务利息支出将吞噬掉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 更令人不安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指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再遭下调,这将是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垃圾级”评级。
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医疗中心,护士长艾米丽·卡特正在核对药品库存。 由于法案削减了30%的医疗补助拨款,医院不得不取消所有非紧急手术预约。 她展示的排班表上,原本每天30台透析机的使用计划被腰斩,而药房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库存仅够维持两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天宣布获得180亿美元导弹订单,他们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9.2%。 这种荒诞的对比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海啸,劫贫济富法案的话题标签在24小时内被刷屏470万次。
阿拉斯加湾的钻井平台上,工人们正在安装新的采油设备。 法案中特别条款允许他们将设备折旧年限从10年缩短至5年,这意味着每年能省下数百万美元税款。 但在3000公里外的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正在销毁实验样本——他们的癌症新药研发项目因失去税收抵免被迫中止。 这种资源错位在数据上更加惊人: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清洁能源研发投入将因此减少43%,而化石能源补贴却增加了28%。
洛杉矶港口的集装箱堆积如山,货运公司老板大卫·冈萨雷斯盯着手机上的汇率波动。 美元指数在法案通过后下跌1.2%,这使得他进口的中国新能源零部件成本增加了8%。 更糟糕的是,墨西哥湾沿岸的炼油厂获得每桶15美元的税收减免,导致进口原油价格持续走低。 这种扭曲的市场机制在期货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布伦特原油与WTI原油价差扩大至历史性的9美元/桶,全球贸易商都在疯狂套利。 国际能源署警告,这种失衡可能引发新一轮能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