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纳在美网第二轮打得挺顺的,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澳大利亚的波佩林,比分是6-3、6-2、6-2。
这比赛本身没啥好说的,但背后的数字有点意思:他在硬地大满贯已经连赢了23场,而且这是他这个赛季在大满贯赛场上的第22场胜利。
这个22场胜场的数据,让辛纳和纳达尔的名字挂上了钩。
2008年的时候,纳达尔也做到过,辛纳现在是那之后最年轻的一个。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他不仅是在追赶那些老前辈,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他们年轻时跑得还快。
现在很多人都在聊,辛纳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同年龄的纳达尔。
这种比较挺有话题的,但仔细想想,有点像拿苹果跟橘子比。
那时候的纳达尔,在红土地上就是神,那种压迫感是写在脸上的。
辛纳的强项呢,是他的全面,尤其是在硬地上,那叫一个稳。
所以说“超越”,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数据上的参考,是对这个年轻人未来的一种看好。
辛纳的打法跟纳达尔压根不是一回事。
辛纳更像个冷静的工程师,用精确的计算和稳定的操作来拆解对手。
纳达尔呢,是个不屈不挠的战士,能用精神把对手给磨垮。
两种路子,都挺厉害的。
辛纳这波硬地大满贯23连胜,分量很重。
你要知道,硬地是现在网球比赛里人最多的地方,高手如云,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能在这块场地上一直赢,说明辛纳的技术和心理都练到家了。
他现在的球,你很难挑出什么毛病。
发球、正手、反手、跑动,每一样都很扎实。
更让人觉得厉害的是他的稳定性,看他比赛,很少会因为心情不好就打得一塌糊涂。
这种冷静,说实话,不太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
当然了,顶着卫冕冠军和世界第一的头衔,辛纳在美网的压力肯定小不了。
所有人都盯着他,赢了输了都会被拿出来说半天。
这感觉就好像在身上画了个靶子,总有人想打一枪试试。
可是你看他第二轮打得那个样子,好像根本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整场比赛都很轻松,就像在自己家院子里打球一样。
这种能把大事化小的本事,就是高手和普通球员的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男子网坛就是辛纳和阿尔卡拉斯两个人唱主角。
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全对。
毕竟后面还有一帮人盯着呢,谁也不敢说自己能一直坐在头把交椅上。
网球这运动,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和突然冒出来的狠角色。
辛纳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你看他,赢了球总是一副平常心,接受采访说话也很客气。
他知道,真正的硬仗永远是下一场。
拿了一个冠军,不代表下一个还是你的。
大家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能在美网决赛看到辛纳和阿尔卡拉斯打一场。
这俩人,代表了男子网坛未来的两种方向。
一个稳得像座山,一个猛得像团火。
他们要是碰上,那场面肯定差不了。
不过,想进决赛哪有那么容易。
大满贯这种比赛,爆冷是家常便饭。
辛纳得一场一场地去拼,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他现在的状态确实是夺冠热门,但比赛结束前,什么都可能发生。
辛纳能走到今天,其实也吃了不少苦头。
在他真正厉害起来之前,也有人说他“有天赋但不够硬气”。
但他就是顶住了这些话,用一场场胜利让别人闭了嘴。
这种成长的故事,才是最好看的。
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尖运动员的成功,不光是靠老天爷赏饭吃,更要靠每天的苦练和一颗强大的心脏。
他现在得到的一切,都是他拼来的。
至于他以后能有多厉害,能不能跟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那些传奇相提并论,现在说还有点早。
但他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他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心气去挑战更高的目标。
我们这些看球的,就踏踏实实地欣赏他的比赛就行了。
看他怎么在压力下保持镇定,怎么用漂亮的击球解决问题,怎么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巅峰。
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