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以色列战机突袭卡塔尔首都多哈,10枚导弹在数秒内倾泻而下,目标直指哈马斯高层住所。
这场精心筹划数月的行动,不仅炸死了5名哈马斯成员,更夺去一名卡塔尔士兵的生命,还彻底炸碎了美国与中东盟友间的信任壁垒。
美国在袭击发生10分钟后才向卡塔尔通报,而特朗普急忙宣称:“这是内塔尼亚胡的决定,不是我的! ”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关系,堪称近年来最跌宕起伏的国际政治剧。 2025年5月10日,特朗普一纸声明切断了与内塔尼亚胡的直接联系,这对曾被称作“铁杆兄弟”的领导人关系彻底破裂。
裂痕背后是多重矛盾的爆发。
特朗普的“商人治国”理念与内塔尼亚胡的强硬安全观冲突不断。
特朗普曾大谈“把加沙改造成度假村”的设想,甚至打算让自家公司开发海滨地产,而内塔尼亚胡不仅不买账,反而持续狂轰滥炸加沙,让特朗普的“商业蓝图”沦为国际笑柄。
更让特朗普恼火的是以色列的“单边行动”。
2025年4月,以色列未经协商突然空袭伊朗驻叙利亚使馆,试图拖美国下水,却被特朗普公开打脸:“美国绝不会为以色列打仗! ”这种擅自行动严重挑战了特朗普的权威。
个人恩怨也火上浇油。 以色列国安高官“群聊泄密”事件曝光,特朗普发现这竟是内塔尼亚胡安插的“眼线”;更早之前,以方还试图通过美国前国安顾问施压白宫打击伊朗,气得特朗普大骂:“你们想让我当冤大头?
9月9日的空袭绝非临时起意。 以色列陆军电台披露,这次针对哈马斯高层的“清除行动”已筹划数月。 只因以色列认定哈马斯在谈判中态度强硬,才决定加快战斗部署。
袭击执行得精准而冷酷。 约15架战机联合执行任务,在数秒内发射约10枚导弹,且仅针对一个目标。
这种精确打击展示了以色列军方的技术能力,却也因其发生在主权国家首都而引发轩然大波。
卡塔尔方面的反应异常强烈。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直指美以说法不实:“关于卡塔尔提前被告知此次袭击的说法‘完全不实’,卡方是以色列在多哈的袭击发生时才接到一名美国官员的电话。 ”
这通迟来的电话,比实际袭击晚了整整10分钟。
国际社会的谴责如潮水般涌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我对以色列公然侵犯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予以谴责。
”欧盟、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多国和组织纷纷发声,批评以色列违反国际法。
特朗普的紧急“切割”声明暴露了美国的尴尬处境。 他在社交媒体上急忙撇清:“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决定,而不是我的决定。 ”
虽然承认“消灭哈马斯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直言“轰炸一个主权国家和美国的亲密盟友,无助实现以色列或美国的目标”。
这种切割来得太迟。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点出关键:以色列此次袭击已远超打击哈马斯的范畴,而是直接侵犯了卡塔尔“这个与美国有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的主权,这给美国出了一道难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分析更加犀利:“如果像卡塔尔这样与美国关系如此密切的盟友都遭到以色列攻击,下一个会是谁? ”
这个问题在中东各国领导人心中敲响了警钟。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苏丹·巴拉akat的警告更为直接:“海湾国家一直认为它们的安全可以由美国保障,而现在将不得不重新思考。
如果美国在这个问题上能对卡塔尔背后捅刀,那么其他海湾国家应当非常严肃地考虑,并就它们与美国的关系采取与此前完全不同的主张。
以色列的这次袭击发生在极其微妙的地缘政治时刻。
埃及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达维里在《金字塔报》撰文指出,美国支持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推进一系列行动,目的是让以色列成为地区支配者,从而服务美以利益、维护美国霸权。
美以所谓的“地区安排”正遭遇强烈抵制。 这些“安排”包括:由以色列决定如何处理巴勒斯坦问题;将加沙人口强制迁移到周边国家;彻底瓦解哈马斯;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大片土地;完全解除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以色列强化对叙利亚的监视和控制;美以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然而,这次卡塔尔遇袭事件可能让美以的算盘落空。
阿拉伯国家意识到必须紧急行动,制定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冲抵美以图谋的负面影响,确保阿拉伯国家的主权、稳定和长期利益不沦为牺牲品。
中东这场大戏,特朗普想当导演,内塔尼亚胡却自己加戏,卡塔尔成了意想不到的舞台。
当美国连最亲密的盟友都难以保护,当以色列的下个目标成为所有中东国家的心头刺,这场乱局究竟会如何收场?
有人说这是中东新秩序的阵痛,也有人认为这是美国霸权终结的开始。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