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55,军队里这场头等大事——授衔仪式,放到今天大概相当于春晚上领金话筒。各路军长政委几乎个个都得露脸,最少要来一个撑场面。可偏偏有这么一支队伍,您在现场一个都瞅不着。怎么,有事儿?还真有事儿。
说的就是第三野战军第33军。别看现在没人老提,当年,这支队伍可不一般。成立时间是1949年,年头不算长,但里头的人有来头。
先说军长张克侠,河北人。小时候在北京念书,骨子里就装着“保家卫国”这四个字。初中一毕业,二话没说报了北京的军校。按理那会儿当兵不是啥体面事儿,可他愿意。学成了,成了冯玉祥部队的兵——头一波进去的,可不是蹭饭的。
张克侠和冯家还有亲戚,娶得是冯玉祥老婆的亲妹妹。这种背景,搁老百姓家,可能走哪都大摇大摆。他偏不,冯玉祥办喜事,他都不凑热闹,啥叫低调,这就叫低调。李德全(冯玉祥的夫人)还非要拉他去苏联留学。他也碍于情面,只能点头应了。
可别说,这张克侠心气还真高,嘴上不说,心里头一直奔着共产党那块去。早年间就想加入中共,但那时机会不成熟——你想啊,蒋介石都开始闹腾,冯部公开站队,张克侠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共产党怀疑他情分,没批他入党。这事儿搁谁谁心里有疙瘩。
后来,他才转成了“特别党员”,嘴上是国民党,实际上给中共递风送信,说白了就是地下党员。搁现在,就像楼下杨大爷白天修电梯,晚上打小报告,谁都防不住。
他当时也让冯玉祥看重,委以重任,直接升参谋长。抗战那几年,国共配合,张克侠更是左右逢源,打仗数一数二。副参谋长到参谋长,升得那叫一个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要捣乱,他第一时间把老底捅给了共产党,内幕什么的交待得一清二楚——要不咱们能有准备么?
新中国一成立,这老张倒好,主动说不干了。退出军界,断得干脆。中央一看——唉,职位都没了,那就不授衔吧。这就解释了,1955年那场热闹,您怎么也找不到张克侠的身影。可别小虽说没官职没军衔,他在第33军历史上,是一座碑。
再说韩念龙,第33军的政委。早早入了党,这方面他比张克侠还纯粹。军一成立就被任命,派得够快。可新中国一挂牌,他也是潇洒转身,调到外交部了。后来干得倍儿出色,驻外大使当了不只一回,那气派,您甭提。等1955年授衔,韩念龙早在国外指挥风云,军队那厢早离开了,再没他的身价。
第33军这一奇景,军长政委连影儿都没来参加授衔。原因很简单人家早已不在其位。可换个角度讲,有没有授衔、来没来仪式,这两位的功劳,那是横竖谁也抹不掉。
我琢磨着,这事儿就跟市场里卖煎饼的李大妈头天说的“当年一起扛麻袋的没几个还干着呢,可有些人的故事,咱一辈子都念叨。”
军衔可以没了,可张克侠、韩念龙的份量,在第33军和历史上,都还杠杠的。您说,这到底是时代的安排啊,还是命里的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