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在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开幕。本届联赛将于9月和10月进行,其中小学至初中组吸引了来自全市70所学校的62支队伍、近千名冰球小将参与角逐。
本届联赛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承办。联赛延续往届传统,覆盖小学至中学全年龄段,赛程安排兼顾学生学业与训练需求。其中,初中组、小学甲A组、小学甲B组、小学乙组、小学丙组、小学丁组六个组别比赛于本月13日至28日的周末时段举行,高中组比赛则将在10月进行。比赛主赛场为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分赛场为启迪冰雪中心、星宏奥冰上运动中心、梦想捍卫者和枫桥冰场。
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创办于2013年,如今已是第十三届。经过十余年发展,联赛已成为各校队和北京青少年冰球事业发展的摇篮,数位参加过最早几届联赛的昔日“小苗”如今已代表国家队登上了国际赛场。而近年来,北京冰球在不同年龄段国内赛场硕果累累——2024年全国冬季运动会获男子公开组冠军、包揽青年组两金,今年全国U系列锦标赛包揽已产生的六枚金牌,这些成绩背后都少不了校际联赛为培养后备梯队奠定的坚实基础。
校际联赛创办的十余年间,更令冰球运动在首都各中小学广泛生根发芽。多所学校将冰球纳入特色教育,还成立了冰球社团。例如其中的典型——北京一零一中学,从首届联赛便参与其中。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该校不仅参赛成绩逐年攀升,全校师生对冰球运动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在孩子们心中,包括在家长心中,校际比赛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冰球作为集体项目,获得的集体荣誉感远高于个人。”北京一零一中学老师周祎说。
与此同时,校际联赛也为“以体育人,推动体教融合”添加了生动注脚。联赛赛场上,多是文化课成绩与冰球水平都十分突出的“双优生”。曾代表国少队两次出征U18世锦赛,今年刚刚通过高考进入北京理工大学的前北京十一学校冰球队队员周嘉禾说,打冰球不仅没有耽误自己学习,反而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使自己在面对考试时更加从容自如,“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风向标,鼓励更多同学勇敢追求自己所爱,不为学业压力而放弃梦想。”
作为北京冰球三大品牌赛事之一,本届校际联赛也将继续秉承“体教融合”的理念,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展示技艺的舞台,并进一步推动校园冰球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同时,联赛也为后冬奥时期北京冰球运动的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打造北京冰球城市名片、巩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更多心怀梦想的“冰娃”提供崭露头角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