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阅兵,真的就只是一场秀肌肉的派对吗?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一张精心布置好的牌桌,就等着几个重量级的人物入座,然后决定整个地区的未来走向?
平壤那边最近可是动静不小。卫星照片满天飞,拍到的全是密密麻麻的训练方阵和晃来晃去的导弹车。所有人都在猜,10月10号这天,他们到底要搞多大阵仗。但这事儿吧,最让人抓心挠肝的,还不是他们要亮出什么新家伙,而是他们发出去的那几封“请柬”,特别是送往北京和莫斯科的那两封。这玩意儿可比导弹本身有意思多了。
朝鲜现在的心气儿,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吧,总感觉他们是在被动防守,谁惹我我怼谁。现在呢?人家直接放话了,要做“地区外交的中心国家”,要做那个下棋的“棋手”,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这话听着就霸气,透着一股“老子不跟你们玩了,老子要自己开一局”的狠劲儿。
你看他们对韩国的态度就知道了。韩国的李在明政府,最近那可是姿态放得够低了,又是递橄榄枝又是喊话要对话。结果呢?平壤那边愣是爱答不理,跟没听见一样。这就很有意思了,不是人家听不见,是人家压根儿就不想跟你这个“棋子”聊。在他们的新剧本里,能上桌的,只有同级别的“棋手”。这一下子就把韩国晾那儿了,你说尴尬不尴尬。
所以啊,这次阅兵,谁来,谁不来,来的人坐哪个位置,就成了天大的事。这直接关系到朝鲜这个“棋手”的身份,到底有多少人认。
特别是俄罗斯,那简直是焦点中的焦点。普京6月份才去过平壤,跟朝鲜领导人签了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那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里面白纸黑字写着“一方挨打,另一方帮忙”,这跟军事同盟都差不离了。所以这次阅兵,就是这新“盟约”签完之后,俄罗斯第一次公开站台。
大家都在猜,普京本人来的可能性不大,那派谁来呢?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还是国防部长绍伊古?这俩可都是狠角色。梅德韦杰夫不光是高官,还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以党的名义来参加朝鲜劳动党的庆典,名正言顺,政治意义拉满。要是绍伊古来,那信号就更直接了,军事合作的意味简直扑面而来。不管是谁来,只要分量够足,就等于当着全世界的面,给朝鲜这个新“棋手”的身份盖了个戳,告诉所有人:这我哥们儿,以后有事我真上。
中国的态度就更微妙了,也更让人琢磨。中朝关系那是源远流长,战略沟通也一直在搞。但问题是,年底那段时间,中国领导人的日程表都快排爆了,又是APEC峰会又是G20峰会,全是国际大事。专门为了个阅兵跑一趟平壤,从行程上看确实有点紧张。
外交圈里有句话,叫“大事看铺垫”。要是真有元首访问这种级别的事,那外长肯定得先去打前站,各种磋商、协调得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但目前来看,好像没这方面的动静。所以很多人分析,中方大概率会派一个级别很高,但又不是最高领导人的代表团过去。
可这“级别很高”到底有多高,就成了悬念。是政治局常委级别的,还是委员级别的?这其中的差别可就大了去了。这不仅是个礼节问题,更是个态度问题。派的人级别越高,就说明对朝鲜这个“地区中心”的定位越认可;反之,就可能只是例行公事。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呢,就看北京这步棋怎么走。
当然,牌桌上除了看客,还得有牌。朝鲜这次阅兵,肯定是要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亮一亮的。外界都在传,那个让美国头疼得要死的“火星-18”型固体燃料洲际导弹,这次肯定得出来走两步。这玩意儿跟以前的液体导弹不一样,加油时间短,藏起来也方便,说打就打,防不胜防。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以前出招前还得运气半天,现在直接瞬发大招,谁不害怕?
还有那个叫“海啸”的核无人潜水攻击艇,听着就吓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到你家门口,然后“砰”一下,这画面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朝鲜把这些“王炸”都摆出来,目的也很明确,就是直接喊话华盛顿:别再跟我谈什么无核化了,没用!我的家伙事儿都在这儿摆着呢,有本事你就来。
这其实也是对韩美搞的那个“核咨商小组”的最直接回应。你俩不是天天凑一块儿研究怎么用核武器对付我吗?行,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核武器到底有多厉害,看看到底是谁威慑谁。朝鲜的逻辑很简单:我手里有能打到你本土的牌,你就得坐下来跟我这个“棋手”直接谈,别老想通过首尔这个“传话筒”。
这么一来,最焦虑的,恐怕就是韩国的李在明政府了。他们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对朝鲜示好,人家不理;跟着美国搞军演,又刺激得朝鲜亮出更多“大杀器”。现在,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平壤的动向,心里估计五味杂陈。中俄到底派谁去?朝鲜的导弹射程又远了多少?每一个消息,都像针一样扎在他们的神经上。
半个月后,平壤的聚光灯下,走过的不仅仅是整齐的队列和冰冷的武器,那将是东北亚未来几年地缘政治格局的剧本初稿,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咂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