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沪铜主力约报82430元/吨,上涨270元/吨,带动废铜市场普遍上扬,回收价普涨200-290元/吨,全国监测均价约76080元/吨,上涨245元/吨。我跟你说,市场像被点了火,就是大家都盯着期货看。业内就是“期货先行,现货跟进”,这是金融传导+产业链反应的典型示范。
区域分化显著,华北和西南领涨。天津、重庆均报76230元/吨,保定单日涨幅达290元/吨,深圳、南阳、临沂也在280元/吨左右。我跟你说,厂子一忙来铜料抢得像打仗,就是优质光亮铜线和紫铜块涨幅最明显,超过250元/吨;紫杂铜、破碎黄铜涨幅收敛到200-230区间。回收站经理直言“好货好卖,差的还得靠量和价差来消化。”
驱动逻辑并不复杂沪铜走强引导市场情绪,宏观上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与国内制造业PMI回升改善风险偏好,供需端也有支撑。我跟你说,现在社会库存约8.5万吨,同比降12%,就是下游开工率才回升到65%,还没真正进入补库期。,这波上行能持续吗?答案需要看两条主线——沪铜能否站稳82000整数关口,以及10月进口废铜到港量能不能补上缺口。
市场应对要讲策略产业链企业应密切盯盘,关注期货与现货基差、进口到港时间表和本地冶炼厂开工节奏,我跟你说,采购不要盲目追高,就是分批、锁价和灵活备货能降低风险。贸易商则会更看重品种结构,高纯度产品议价能力强,低品位货源竞争压力大,仓储与运输成本也在放大地区价差。
眼下这轮行情像港口堆场里堆的铜块,光亮的一面被期货照亮,阴影处依然藏着不确定。市场不会一条直线奔跑,灯光交错下,谁能把风控做稳,谁就更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