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泰国人,带着46名员工,靠卖椰子水冲进港交所,开盘当天市值就飙到124亿港元。 这家公司92%的收入是中国人贡献的,但全公司没有一个中国员工!
创始人彭萨克,泰国纺织巨头的“太子爷”,不接班家族生意,偏要自己折腾饮料。 他2013年创立if椰子水,12年后竟把一瓶水卖成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连农夫山泉钟睒睒都砸钱入股。
轻资产模式:46人如何撬动11亿年收入
IFBH的招股书里藏着一组惊人数据:全公司仅46人,43个在泰国管生产,3个在新加坡管财务,中国内地零员工。 人效高到离谱,人均创收2500万,人均创利533万。
秘密在于极致的“三无模式”:无工厂,产品全由泰国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彭萨克自家企业)生产;无仓库,物流外包第三方,存货周转只要3天;
无销售团队,中国市场97%销量靠杭州大热电商和广东恒俞食品两家分销商包揽。 这种模式让IFBH固定资产占比仅3.2%,营销费用控制在营收的4.7%,利润空间碾压传统饮料企业。
开局遇冷:9.9元一瓶的椰子水卖不动
2017年if椰子水初入内地时,走的是高端路线。 便利店货架上,350ml透明瓶装标价9.9元,比可乐贵三倍。 结果卖了个寂寞,全年电商平台椰子水总销售额不到4000万,if连具体销量都没好意思公布。
当时中国消费者对椰子水的认知几乎为零,大多数人分不清它和椰汁的区别。 纸盒包装、进口高价、小众标签,三大死穴让if差点折戟。
绝地反击:绑定“健康焦虑”杀出血路
转机出现在2018年。 if团队发现中国年轻人对“添加剂”极其敏感,立刻把口号换成“100%椰子水、0添加”,配合透明瓶身强化天然属性。 同时精准绑定三大场景:健身房推350ml运动装,强调“天然电解质”;家庭餐桌推1L装,主打“椰子鸡火锅神器”;
儿童市场推200ml迷你装,解决家长“想给孩子喝甜饮又怕不健康”的痛点。 2022年,瑞幸“生椰拿铁”卖出12亿杯,彻底带火椰子赛道。 if瞬间梭哈流量,冲进李佳琦直播间单场卖出300万瓶,刘畊宏健身直播时桌上必摆if椰子水,单月销量暴增300%。
明星收割机:肖战代言引爆10亿流量
2023年if签下赵露思,小红书种草笔记暴增;2024年直接请顶流肖战代言。 官宣当天,抖音“肖战同款椰子水”话题播放量破10亿,天猫店销量涨300%,粉丝为扫码听偶像语音祝福疯狂囤货。 营销费用两年激增4倍,从1200万冲到5000万,2024年内地营收飙到1.46亿美元(约11.6亿人民币),占全球总收入的92.4%。
上市狂欢:23万人抢购,钟睒睒躺赚500万
今年6月30日IFBH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7.8港元,开盘暴涨58%,市值冲到124亿。 打新狂潮席卷香港:23.6万人抢购,超额认购2682倍,创港股纪录。 11家基石投资者提前锁仓,包括瑞银、红杉中国、南方基金。 钟睒睒通过道合承光私募入股,首日浮盈超500万港元。
暗藏危机:价格战砍到7元/升,泰国椰子减产70%
资本狂欢背后,if的短板暴露无遗。 供应链命脉被掐住:原料100%依赖泰国椰青,2024年高温减产导致成本暴涨70%,if被迫提价20%,销量立刻下滑。
价格战血腥:盒马、朴朴等商超自有品牌把1升装砍到9.9元,三麟甚至卖7元/升,if不得不从18.9元降到11元应战。 市占率跳水:2024年初if在内地市占率55.5%,年底暴跌至30.3%,虽然2025年Q1回升到36.4%,但对手已从50个品牌增至超70家。
单一品类的魔咒:95%收入靠椰子水
翻开财报,if的隐患一目了然:95.6%收入来自椰子水,2022年推出的运动饮料Innococo只占1%,其他新品几乎忽略不计。 当菲诺用厚椰乳抢占咖啡店,椰泰用低价猛攻社区超市,if的轻资产神话正被重资产玩家围攻。 一瓶被中国人喝上市的泰国椰子水,终究逃不过网红饮料的生死劫。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