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玩意儿,是个零和游戏。有人在吸氧抢救,有人还在加班救火。你觉得苦,隔壁觉得咸。至于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是活着天天加班,死了以后还被拉出来加班,连休息都像段子手说的那样,“永远在线,永不掉线”。比如周总理,就是那种被历史和现实反复拉去加班,几乎没拿过工伤保险的典型。
如果我能有周总理那样的工作强度,估计已经被送去参与国家的接班人筛选,结果筛下来发现祖国的命运还是不能托付给我,顶多让我在吃瓜群众名单里第九页最后一行待着。周总理为什么很厉害?他是那种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flag竖到脑门,活出一副“我不是来工作的,我是来还债的”姿态。
别看他操劳一生,最后大家还不是都在回忆他怎么战斗到最后一刻。历史通常记住的,不是你怎么活着,而是你能熬到什么时候不活了,还在想着别人怎么活。说实话,这种活法,我是打死也模仿不来,顶多模仿周总理的小个子身材,但绝对没有他的大心脏。
周总理的膀胱癌都能拖成"抗癌斗士连续剧",13次手术当配菜,200多次工作趟火海。老百姓生个小病都能成朋友圈群聊热点,周总理是把满身插管的病床当“临时办公室”,病友应该都被他带得要写周总结了。而且什么“瘦到只剩61斤”“插满管子还指挥抢救定西庆阳灾情”,别人掉秤都要减脂打卡,他是连肉掉了使命还加重了。
普通人手术一次,先得“朋友圈集赞203天”,顺便吃点养伤鸡汤腌腌心灵。周总理这边,手术刚完当场起床谈公事,一会议四小时起步,连会议模式都比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卷。至于见外宾,别人拖到最后一刻能拖就拖,他是拖到15分钟还要撑着见金日成。你以为这是社交,他以为这关系国家命运。你说伟大不伟大?只能说伟大到让普通人光荣认怂。
话说回来,这场被历史折磨的现实剧,不只是一地鸡毛,还有一双大布鞋。不是所有大布鞋都叫“特供”,但周总理的搞法,特供里还要特供。“师傅,给周总理做鞋,多少钱?”师傅说“钱算什么,鞋才是正经。”你以为这是雷锋,其实是历史留的彩虹屁。后来工作人员还是要给钱,因为“总理绝不占群众一丝便宜”,甚至连师傅的打工人自豪感都被历史大奖赛录取了。
做鞋师傅一晚上做一只,凌晨交货,愣是拼出来一双比饺子还丰满的布鞋。拿到的时候,护士都说这鞋肥得像我小学胖同桌穿的。没关系,塞厚厚的纱布,周总理痛着脚、忍着手术伤口照样和金日成客气寒暄。其实隔壁屋子早就摆满了急救设备,用的不是“见外宾特制布鞋”,而是“见外宾特攻大脑”——撑着身体为了国家面子不掉链子。会见外宾,都是身后无数医生神情紧张地等着他撑不住。你说这图啥?图个体面?图个国运?反正不是图喜剧结局。
再说病房外的世界——灾情还得管,矿工肺癌还要操心。刚做完结肠癌手术,周总理一睁眼不是问自己还活着吗,而是“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多重了没?赶紧解决啊。”普通病人醒来第一句话是“护士,水呢”,周总理醒来先给全国发工伤报告,比机关人事还长情。你说这是情怀,我只觉得“这操作,连天花板都得起立鼓掌”。
人到了弥留之际,大概率都只剩“疼得想骂人”的资格。周总理还是那种“关心别人的病比关心自己的命重要”。临终前对吴阶平大夫说,“你们去照顾别的病人吧,我这没事了”。这句“我没事了”,比某些人还魂时捏着大病保险卡多了,也比说“我没事”更让人觉得这世界不合理。
这遗言没有“五星红旗插遍全球”的雄心壮志,也没有“此后幸福全靠你们了”的伟大口号,纯粹一句“你去忙吧,别为了我耽误别人”。你说这是谦逊,我倒觉得这是逼格,甚至有点“为人民服务”的无情。最后时刻人家的遗愿还挺有哏:“骨灰别留我这,撒祖国四个角落,反正我也没东西可留”。
灯灭了,心跳停了,时间就端着手表也告终了。剩下的故事还留在一堆打了补丁的衣服里,衣服补丁多到让补丁师傅都怀疑世界线。连过去的流行病,补丁都能集齐,但周总理的衣服,一套没补丁都找不出来。有人说伟大是把所有荣光挂在金库,不,周总理把所有托付都撒给了泥土。他一生没孩子,也没遗产——能留下的,仅有骨灰和一个越来越好的国家。
这两样,一个撒了,一个正在运转。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想起他,想起那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脸。我只能说——他走了,但他的加班还没停,连精神都在替我们继续拼命。对于如今的我们——一边熬夜一边吐槽现实——周总理永远是那个加班到最后的背影,是用自己的一生解释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什么叫初心与使命”。当然,偶尔也让后来的领导们压力巨大——“前面老周下班时间,你们谁敢睡觉?”
但现实总是没那么体面。毕竟领导再伟大,也不能逼出全民续命。总理就算愿意,病痛也没看见“工作热情”,见了只认得医疗账单。但周总理这种家国情怀,已经成全了他自己的黄昏,也成全了我们注定没法一比的黎明。所以啊,伟大通常只属于别人,普通人就算模仿,也只配在朋友圈里感动自己。
当然,你说现在谁还记得什么“为人民服务”?互联网一刷,不是段子就是表情包,谁会真的记住伟大是什么?我也就随手写写,聊以自嘲罢了,毕竟时间就像朋友圈的阅读数,蹭蹭涨——可心里那点感动,还是只有每天上班时被压缩到一条新消息里。
最后,不管再怎么讽刺调侃,周总理鞠躬尽瘁的背影,总归是民族记忆里的顶流大IP。至于我们这些后来的小写加班狗,也就只好缩着脖子,用半夜的表情包和无力的段子,召唤一点“死而后已”的情怀。历史里有伟大的人,我们现实里有疲惫的自己。周总理走了,但他的布鞋还在泥土里走着;他的补丁还在历史里打着。他说过“别照顾我,去看看别人吧”,我们现在才明白,伟大的人终究只是铺路石。
等再过几十年,大家还在追忆他为人民服务、挥霍生命的身姿。我们大概也只能像段子手一样耸耸肩,说一句老话:“榜样终归是别人,普通人只配仰望。”但这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只剩一丝荒诞,最终还是会在午夜梦回时给我们撑起一点勇气。
谁说不是呢?死而后已这事,周总理已经做了。剩下的伟大,归他;剩下的琐碎,归我们。至于中国,终究还是需要有人撑着加班,才不会彻底掉线。而我们,只会在夜色里,继续用段子自我安慰:“有些人活着,已经是别人心里的光。”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