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A股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战略成效排行榜(和恒咨询)

发布日期:2025-08-26 12:30:12|点击次数:173

为科学追踪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市值管理工作成效,我们基于和恒咨询市值战略方法论,设计了一套专业化打分系统,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专项工作展开全方位追踪,形成市值战略成效评价排行榜,后续将按行业(申万行业分类2021)分阶段发布。

和恒咨询市值管理打分系统全面涵盖行业发展客观态势与企业主动管理行为两大维度,通过多维度量化分析与质性评估,为精准洞察行业市值管理特征、深度挖掘潜在问题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今天我们一起看下机器人行业。

作为典型的低利润高估值行业,机器人行业内部却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估值分化态势。行业内上市公司产业价值参差不齐,目前行业整体产业端的价值创造能力低于A股平均水平。但在工业与服务双场景的协同驱动下,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可观的市场需求增长趋势。

工业领域里,新能源汽车、3C 制造等行业对自动化的需求增长,持续释放着强劲信号;服务领域中,家庭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产品正加速融入生活,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这一积极趋势,正逐步推动行业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及成长性等核心指标迈向实质性改善的新阶段。更为关键的是,资本对行业的估值逻辑,也正从以往的 “概念验证” 逐步向 “订单驱动” 转变。在此过程中,机器人行业独特的贝塔属性有望进一步释放,为行业带来更高的关注度与投资热度。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内部的分化将不可避免地加剧。

目前,机器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性分化显著,投资价值标签更多地偏向于概念逻辑驱动:一方面,政策支持、技术突破、需求增长等行业基本面利好因素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另一方面,机器人登上春晚等具有广泛话题性的行业事件,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情绪。但上市公司股价的分化,不仅直观反映了企业在市值管理能力上的差距,更预示着在后续 “订单驱动” 的重要阶段,股价的分化态势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巧妙把握当前的高估值窗口,切实有效地夯实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成长韧性,已然成为行业内多数企业亟待攻克的关键课题。

此外,机器人行业在与资本市场互动时,积极性与主动性尚有提升空间,预期传播工作也有待加强。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行业在信披、合规等内控方面工作扎实。尽管当前行业盈利及成长的确定性较差且分化明显,但在众多利好因素的交织推动下,机器人行业的未来预期较为乐观。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随着估值、盈利与成长层面的分化不断加剧,行业内诸多上市公司正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市值管理夯实产业内在价值、精准传递投资价值,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一、机器人行业市值管理特征

2021-2023年间,机器人指数表现并不及大盘(沪深300),但之后指数随受大盘影响震荡下行,但表现仍然好于大盘。随着大模型技术迭代加速行业发展进程,叠加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表现亮眼:一方面,其广受政策支持与资金追捧,特斯拉Optimus等产品的量产预期渐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机器人指数在 2025 年后快速上涨,大幅跑赢大盘。

截至2025年8月19日,机器人行业股价较2021年初上涨了19.31个百分点,跑赢大盘39.14个百分点。

以A股归母净利润以及市盈率的平均值为原点画一张四象限图,将机器人行业的归母净利润以及市盈率放入四象限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市值管理明显分布于“低利润高市盈率”区间。图中黄色五角星是行业2023年市值管理相较于A股的状态,可以看出,行业估值进一步提高。

再以机器人行业归母净利润以及市盈率为原点,把上市公司的数据放进四象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机器人行业大多数企业属于“高利润低市盈率”以及“高利润高市盈率”两大区间,估值分化明显。

注:A股为剔除了银行、非银金融以及综合行业类上市公司,同时剔除了202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数据,下同

二、机器人行业市值管理排行榜

和恒认为市值管理就是“做价值、涨预期”,市值管理的最终得分是分别赋予“做价值(即价值管理)”“涨预期(即预期管理)”60%、40%的权重综合计算得出。

注:价值管理以及预期管理的打分维度和机制见后文

满分100分的情况下,2024年机器人行业市值管理整体得分48.13,略高于与A股(47.83)同期表现。拆分来看,行业预期管理得分20.49,不及A股表现,但价值管理得分27.64,高于A股平均水平,较好的价值管理表现拉动行业市值管理得分好于A股。

从内部分化角度看,机器人行业价值管理得分离散系数(0.32)高于预期管理得分离散系数(0.21),说明在“相对离散程度”上,行业价值管理分化更为明显,行业内上市公司产业价值差异性较大。

注:离散系数 = 标准差/均值(均值不为0时),是测算 “相对离散程度” 的指标

从个股看,2024年市值管理排名第一的是雷赛智能,得分73.95;信捷电气排名第2,得分62.54;博实股份排名第3,得分60.68。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客观认知错位,企业价值实现不可避免地需要时间沉淀。市值管理得分无法百分百展现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全貌以及有效性,但分值高低仍对企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注:排行榜中的股价综合涨跌幅为考虑了行业以及板块涨跌幅后综合计算得来

三、机器人行业价值管理排行榜

在充分考量行业特性及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做价值”(即价值管理)部分的打分机制采用梯队式分值划定方式。除价值经营维度作为加分项单独计算外,其余各指标得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相关数据与所处行业不同区间分布的对应打分,二是企业增长态势的得分。

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和市场偏好,对不同指标赋予差异化权重,最终通过加权计算得出价值管理的整体得分。除了尽可能客观的反映上市公司价值管理工作进程,指标选用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4年,机器人行业价值管理排名第1的是雷赛智能,得分49.08分;信捷电气排名第2,得分38.36分;瑞松科技排名第3,得分37.92分。

注:排行榜中价值管理满分为60分

站在实操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的价值管理可以分为价值创造、价值塑造以及价值经营三个维度。

1、价值创造——产业价值有待释放

价值创造是站在公司内部视角,围绕经营价值标签进行构造。在反映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方面,我们以国务院国资委为中央企业制定的经营指标体系“一利五率”为参考叠加可以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基本每股收益增速”共计7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实现对上市公司经营价值标签塑造结果的统计分析。

满分100分的情况下,2024年机器人行业价值创造能力整体得分为42.29,并未达及格线(60),不及A股(45.74)表现。行业产业端的价值创造能力低于A股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盈利规模(利润总额)、净资产盈利能力(ROE)、盈利质量(营业收现率)以及成长性(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与A股均值间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资产结构(资产负债率)、人效(人均创收)、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好于A股。

值得说明的是,在工业与服务双场景的协同驱动下,机器人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望实现显著增长:工业领域中,新能源汽车、3C制造等行业的自动化需求持续释放;服务领域内,家庭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产品加速渗透落地。这一趋势将推动行业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及成长性等核心指标得到实质性改善,进而促使资本对行业的估值逻辑从 “概念验证” 阶段向 “订单驱动” 阶段切换。在此过程中,机器人行业的贝塔属性有望进一步释放,同时行业内部的分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加剧。

从内部分化角度看,机器人行业ROE、及利润总额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得分离散系数比较高,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分化明显。

2、价值塑造——概念推动

价值塑造是站在资本市场投资人的视角,塑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标签。在反映上市公司价值塑造能力方面,我们选用股价综合涨跌幅、现金分红比率以及市净率三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实现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对企业投资价值标签塑造效果的统计分析。

在满分100分的情况下,机器人行业价值塑造得分47.79,高于A股(39.69)同期水平,行业面向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标签塑造优于A股。具体看,现金分红比率以及市净率得分偏低,分红力度以及破净方面的情况不及A股均值;不过,股价的综合涨跌幅指标得分显著高于 A 股整体水平,且成功推动其价值塑造得分也优于A股。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价值标签塑造更偏向概念逻辑驱动,一方面是政策支持、技术突破、需求增长等行业基本面利好驱动,另一方面是机器人登上春晚等具有话题性的行业事件驱动。

从分化特征来看,机器人行业在分红力度以及股价表现上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首先,现金分红比率得分的离散系数达 1.26,表明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分红力度差异悬殊;其次,股价综合涨跌幅得分的离散系数为 0.87,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尽管在概念题材的推动下,行业整体股价表现亮眼,但内部个股的涨跌分化依然十分突出。

股价分化不仅反映了企业在市值管理能力上的差距,更预示着在后续 “订单驱动” 阶段,股价的分化态势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把握当前的高估值窗口,切实夯实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成长韧性,已成为行业内多数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3、价值经营——主动性偏低

价值经营是企业根据股市周期以及行业周期进行的主动管理行为,主要包括业务取舍、资产吞吐以及资本运作三个维度。价值经营作为上市公司应对股市波动以及行业周期波动的主动管理行为,我们考察并购重组、增持、回购、股权激励四个维度的指标,并作为加分项进行统计分析。

2024年,机器人行业价值经营平均得分0.70,明显低于A股(1.24)同期表现。具体看,行业并购重组指标得分与A股持平;回购、增持以及股权激励指标得分低于A股,行业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积极性偏弱,价值经营的主动性偏低。

四、机器人行业预期管理排行榜

“涨预期”(即预期管理)部分的打分机制同样采用梯队式分值划定方式。除预期稳定维度中的个别指标采用减分项单独计算外,其余各指标得分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相关数据与所处行业不同区间分布的对应打分,二是企业增长态势的得分。

同时,根据对市值影响的强弱,对不同指标赋予差异化权重,最终通过加权计算得出预期管理的整体得分。除了尽可能客观的反映上市公司预期管理工作进展,指标选用上我们也充分结合了市场偏好。

2024年机器人行业预期管理排名第1的是景业智能,得分28.08;博实股份排名第2,得分27.53;凯尔达排名第3,得分25.13。

注:排行榜中预期管理满分为40分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的预期管理可以分为预期传播、预期稳定以及预期释放三个维度。

1、预期传播——有待加强

预期传播需精准锚定影响资金流量以及流向的核心群体,旨在吸引具备长期持股意愿的耐心资本。上市公司当以系统化路径将企业价值内核进行专业化传导与有效输出。主要包括资金精选、渠道精准以及卖点精炼三层面工作。

在衡量上市公司预期传播效能时,选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券商研报发布数量及机构调研接待频次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旨在对上市公司影响资金流量及流向相关主体的能力展开系统性统计分析。

满分100分的情况下,2024年机器人上市公司的预期传播得分46.47,低于A股同期得分(48.87),行业预期传播工作有待加强。拆分来看,行业券商研报以及接待频率得分明显高于A股,行业市场关注度较高;但机构持股比例得分低于A股,机构配置比例较低。

但从分化角度看,行业机构持股比例得分离散系数(0.63)较高,机构对行业内不同上市公司的配置比例差异较大。

2、预期稳定——内控比较扎实

预期稳定的目的是赢获长期信任,包括建章立制、信披投关以及合规风控三层面工作。

在衡量上市公司预期稳定工作时,重点选取信息披露评级这一指标,同时辅以违规以及公开谴责或批评次数这两种减分项进行综合评分,旨在通过合规风控等以及信披投关维度对上市公司向资本市场传递预期的“稳定性”开展统计分析。

满分100分的情况下,2024年机器人上市公司预期稳定维度得分为70.00,高于同期A股平均水平(68.85)。机器人行业在信披、合规等内控方面的工作较为扎实。

3、预期释放——盈利及成长的确定性较差

预期释放的终极目的是赢得投资信仰。面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需要“说到做到”。持续被验证,才能够赢得资本市场的长期信任,乃至投资信仰。

在衡量上市公司预期释放效果时,重点选取股息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及净利润增速三项指标实施综合评分,旨在从未来视角对上市公司业绩及回报的 "确定性" 展开统计分析。

满分100分的情况下,2024年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预期释放维度得分22.63,明显低于同期A股平均水平(38.98),行业释放的“确定性”显著低于A股平均。

具体看,行业虽然在ROIC以及净利润增速指标上表现不及A股,机器人上市公司盈利确定性较差(ROIC,资本使用效率偏低)、成长性(净利润增速)表现不佳;但股息率却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行业通过更稳定的回报向市场释放确定性。

从分化的角度看,机器人行业股息率得分离散系数最高,不同上市公司股票回报性差异明显,其次ROIC得分离散系数较高,行业内企业的盈利确定性分化明显。

五、核心指标排行榜

2024年博实股份利润总额6.13亿元,盈利规模最大;信捷电气利润总额2.43亿元,排名第2;雷赛智能利润总额2.37亿元,排名第3。

2024年博实股份净资产收益率14.48%,排名第1;雷赛智能ROE14.29%,排名第2;信捷电气ROE10.31%,排名第3。

2024年亿嘉和营业收现率141.40%,盈利质量排名第1;埃斯顿营业收现率113.16%,排名第2;派斯林营业收现率106.86%,排名第3。

2024年迈赫股份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204.72%,排名第1;雷赛智能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44.44%,排名第2;三丰智能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44.14%,排名第3。

2024年信邦智能现金分红比率222.73%,分红力度排名第1;凯尔达现金分红比率100.55%,排名第2;瑞松科技现金分红比率83.49%,排名第3。

2024年埃夫特-U机构投资者比例65.67%,排名第1;景业智能机构投资者比例52.27%,排名第2;鼎智科技机构投资者比例42.37%,排名第3。

2024年信捷电气股息率2.07%,排名第1;博实股份股息率1.47%,排名第2;凯尔达股息率1.12%,排名第3。

2024年博实股份投入资本回报率13.05%,排名第1;雷赛智能ROIC11.61%,排名第2;信捷电气ROIC10.01%,排名第3。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排名不构成股票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